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七十一、嘲讽

七十一、嘲讽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七十一 嘲讽

    长德与武帝并未有什么感情,她十三岁出嫁,那时候武帝才七岁,见面不过也就点头的冷淡之交,但至少,长德并不曾在宫中参与过对弟弟的欺辱虐待,所以她才能好好的坐在这里,仍旧开着她的花会,周旋与世家名门之间谈笑风生。

    这是姬苏不知道的过往,但不妨碍姬苏有所猜测。

    武帝的三个孩子都各有千秋,姬庄虽然胖,五官却很端正,开了年微微拉开,已经隐约有了一线硬朗的风格。姬参英气,却因为体内余毒未除尽,在兄弟两都穿得轻减了些的时候还裹着狐裘,肤色与唇色偏白,看起来病秧秧弱不经风。

    长德是个很任性的人,她长于宫中,嫁于京城,皇宫的巨变与去岁京城的惨事都无一不在提醒她,这个年轻的弟弟是头真正的豺狼虎豹,她见识过的长大的弟弟本人更给予人这样的感觉,甚至通身气息都带着可以化实的煞人杀气。

    这种男人,挑选后代肯定是要挑选性格长相都显得坚毅的吧?

    然而打量着三兄弟中间的姬苏,长德很是意外与吃惊。

    这个孩子真的有八岁吗?又瘦又小,和身边的姬参看起来只高了一点点,虽说眉眼有姬家的遗传,可整个脸形太过秀气,简直就像个天生美丽的穿着男孩衣裳的小娘子。

    原来七弟喜欢柔弱的孩子啊~

    长德抬袖掩住翘起来的嘴角,克制着自己不发出笑声后方柔声道:“都说不讲虚礼,汝兄弟三人倒是对姑姑谦虚。来,姑姑与您三位介绍一下姑姑家的后人。”

    几后的少年少女们便都站起来。按着从上首往下的的顺序,姬家三兄弟与嫡出伍恽之、伍诚之、庶出伍明之,庶女伍宝珠、伍明珠、伍玉珠、伍珊珠见了礼。嫡出的大娘子伍姣珠因着风寒并未前来,留在府上养病当中。

    伍恽之年已十五,伍诚之与伍明之同岁,十四,而庶女伍宝珠亦是十四,明珠玉珠是双生子,皆十二,伍珊珠十一。因此三兄弟表兄表姐的喊,坐着喝了杯茶说了说家常客套话,长德便站起身来说道:“后山中桃梨浪漫,客来亦多,都云集山廊赏花作文游玩。光在这陪着我这老夫人也无趣,三位皇子若不嫌弃,便让姑姑与小儿陪您三位四下走走。姑姑这里虽不能与宫中相比,但也相信山景不会让几位小殿下失望。”

    “二皇姑姑可不老,您这气度姿容,侄儿初瞧着,以为是位姐姐呢,皇姑姑说话还风趣,侄儿还想陪您再多说说话。”

    姬庄赶紧拍马,惹得长德又掩嘴笑了一番,方放他们出去游玩。

    大胤并没有七岁不同席的风俗,只是世家在男女十岁后会作些分席,也仅是男女别开而坐,并不是隔离开各玩各的,因此姬家兄弟跟着长德公主与一群表兄表姐们说说笑笑看着风景,慢慢就走到了山廊。

    远在路上看风景,山花浪漫如樱雪,近到山廊了方知更是别有一番风景。

    这山廊极长,自别院一角往山上蔓延至花中不见其尾,廊宽却不高,朱红漆,两侧则是桃梨杏等株植花灿如云锦,香气四溢,廊边做出突板,三两男女老少或坐或倚栏观花说笑,林中还有或近或远的妙语蔓笑声传来。

    一路上游客们俱与长德公主等招呼,好奇的看向姬苏三兄弟,等知道三位皇子身份,便都赶紧伏身行礼。

    几位年纪与伍恽之相仿的少年公子大胆的道:“几位殿下可要去文会瞧瞧,大家在那边作文作画,很是热闹。”

    “玉成公子才华横溢,今日这般热闹竟不去看看?”伍恽之笑道,眼睛从这位公子身前的画作上扫过。便连姬苏都注意到,云锦山花里好似画了一位锦衣美娘子。

    这位公子顿时面上飞红,略不自在的移身挡住画:“今日此处风景甚好,在下便想在这里多赏会儿花。”

    哦~

    一众人,包括伍家的小娘子们都拿袖掩住嘴角,心知肚明的越过这位公子往上方走。

    这一路又遇到好些夫人,他们比少年人们有眼色,一看高高大大的唐山与于淳廷便知被伍家孩子围于中间的三个少年并非常人,态度与说话都严谨完美。

    姬苏只觉得心累,这哪是观花,根本就是赏人,不停的听着与人介绍自己等人,然后自己这边就得不停的说免礼,请起。好在姬庄的嘴皮子能说,他打头阵与那些夫人娘子世家公子姑娘们说话,自己能缩在后方,实在不得已时再出面讲几句场面话。

    早知道在宫里睡一天都比这种官方客套强。

    他却不知道,外界风闻陛下册封二皇子为太子,不管平民百姓,便是连这些世家夫人小娘子们其实都对他感兴趣得很。

    今日见着,首先便感叹姬苏貌似好女,再就是感叹这位未来的太子殿下面上虽然有笑,但性格沉稳深沉,不说便罢,一说总是在关键时刻出声,年纪小小便有这般沉稳气度,难怪会入了武帝的眼得了帝王的喜爱。

    好在那个文会就在这个小山畔,又走了一阵便能听到许多交谈声笑声。

    一行人上了山,这文会显然是在山顶的巨大亭阁开办,亭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塘泊,里头种了荷,此时并未开花,只抽长了些许荷叶,偶有小鸟停留上边摇晃清鸣,亦是另一番好景。

    阁里有男女老少二三十人,年长者都绕着亭阁几案团蒲坐着在点评文章画卷,少年少女们则或交谈或对作指点或若有所思看着面前白纸或吃茶吃点心,一派悠然自得。

    长德热情的等着众人行了礼,把姬家三兄弟推到面前:“好与大家介绍一下,这三位身份尊贵,今日给长德薄面,前来赏花。虽是皇子,却是平易近人,大家年纪相仿,不若做一处顽耍。”

    长德话音一落,便有少年清声道:“小民见过太子殿下,大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

    姬苏定睛一看,却是熟人,曾在玉器店门口碰到过的宋、卫两家公子。

    这两人给姬苏印象深刻,此时再见,发现两人穿着月白与竹青大袖,脚上踩着木屐,所行之礼姿态优美严谨,不由心里微微一点头。

    其他人落后一步,却也反应不慢,都赶紧起身行礼。

    这回姬苏并未躲在兄长身后,而是越上前一步,嘴角带着微微的笑,声音清越:“诸位免礼。今日幸得皇姑姑邀请,前来观花赏景,可不能因着身份便坏了雅兴,大家还请随意。”

    姬庄微微一怔后马上跟上:“正是,吾兄弟三人亦是来客,大家别拘束,若是坏了观花赏景作文章如此雅事雅兴,便是吾三兄弟的不是了。”

    说着还回头向长德赔笑:“皇姑姑,您不会生气吾兄弟三人破坏气氛吧?”

    长德作样敲了姬庄额头一下。

    “哪有的事,姑姑还巴不得您们来呢。有您三位前来,可帮姑姑这花会又提了些名声了。来来来,姑姑给您们介绍这几位夫人。”

    长德笑着把姬苏拉到身边往七八位夫人老爷们面前走,那几位夫人老爷们与身后的小姐公子们忙又行礼。

    有几位夫人家中夫郎都入朝为官,对待姬苏及姬庄姬参态度恭谨中不乏柔和,唯有一位方谏议大夫

    的夫人面容看起来严肃古板,并不好相与。那六位世家老爷容态不一,其中四位肃目板颜,虽然礼数不见有错,但姬苏微妙的还是从他们的眼神与举止当中感觉到一丝不屑与之为伍的清高傲慢。

    长德笑问几位夫人在做何事,几位夫人便让了位让长德与姬家兄弟上前。

    那几上摆放着笔墨,两叠文章画卷并放了,可见这些夫人正在批阅少年少女们的作品。

    长德拿了卷递与姬苏:“太子殿下,您看此作如何?”

    姬苏被长德亲密的抱着手臂,非常无奈的只好顺着长德另一只涂了红丹蒄的纤葱手指看去。

    这是一幅山水图,以姬苏没啥审美眼光的眼光来评判,竟也觉得此画似乎运笔简练生动,淡淡几笔便把山花与伏于山间蜿蜒,又藏身山花里时隐时现的长廊画得栩栩如生,当下便点点头,赞道:“好画。”

    如此看了几幅画与诗词,长德拿起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没有标注标点符号,又满篇的兮、哉,直叫姬苏看得头大头晕。

    许是时间久了些,一位年轻的公子耐不住,越身而出靠近了道:“太子殿下觉得此文如何?”

    没有标点符号,通篇的圣贤大能某某某名号,不如何。

    姬苏并未出声,这种沉默的态度似乎给了这位年轻公子更多勇气忘记了身份,把文章念了一次。

    听着他微带得意的声音,姬苏静待他念完了,问道:“此大作想必是这位公子所作?”

    “正是不才在下。”

    姬苏便点了点头,眼神在周围一扫,把一众人或沉默,或眼路骄傲不屑或摇头或微吃惊等不一的表情看在眼里。

    这位公子见姬苏不出声,便面带得色与轻微嘲讽退下。

    姬苏看向长德:“姑姑,林中风景极好,苏欲前去一赏,可否。”

    又看向姬庄与姬参:“皇兄,皇弟意见如何?”

    姬庄与姬参道:“一起去,本殿瞧着这花开如锦,漂亮非凡,早就有心去花中散步了。”

    “本殿自是想跟皇兄一起。”

    长德一边吃惊姬苏对挑衅的不在意,一边摸不清这个侄儿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听到这话也知道姬苏可能不想在这种自持清高的世家子弟们之间呆着,便柔声道好,唤了伍恽之与伍诚之陪三位殿下去林中漫步。

    姬苏这种退却态度似乎是一种默认,默认他兄弟三人并无才学,只有一个空身份架子,这是为接受祖上严格教育并形成了固态思想的世家子弟们所鄙夷并蔑视,不屑于伍的。而看大皇子与三皇子,都面色不渝,只是因为在外,兄弟三人便是一体,方忍着并未出声罢了。

    一些年轻所盛的公子小姐们并几位世家老爷们都路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不想姬苏走到亭阁外后忽然侧过头来。

    小小的少年下巴叫肩膀的麒麟遮住,眉眼身形从侍卫两人间的空隙中路出来,虽然不能看清全貌,但却可以看到眼角是上挑的,在零落如细雨的花瓣纷飞中,眼里好像藏了星光万千。

    姬苏道:“本殿蒙学不久,圣贤所知不多,故引经据典文章,本殿并不懂。”

    “本殿只知一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说罢了,姬苏施施然往漫天霞云的林中漫步而去,留下廖廖一句震耳发聩的某太祖佳作,回荡在亭阁大人孩子数十的心神之上。

    三月三日后,京城慢慢传唱开了仅有一句的诗词文章,虽只有一句,却气势如虹,洒脱磊落,极为大气,引得无数名士学子争相作文,想把这诗词弥补完全,却全不得法。

    听说这句诗词,是年仅八岁的太子殿下随口之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无数人家记住了这句诗词,在有心人的嘴里回味咀嚼,便连连将军府上上下下都拍案而起直叫好,更是嘱咐连锐好生伴学太子殿下。

    京中的新贵吴不拙吴谏议大夫家后院小阁楼,吴家三女,年方十岁的吴婉婷依窗把这句词反复的吟读了,哀叹一声:“可惜了,真想知道若是作出全文,又是何等的潇洒霸气。”

    作出如此大作的太子殿下,会是什么样的好儿郎呢?

    ***********************************

    上文大家看后都提出一个疑问:太子应该排在大皇子与三皇子之前的吧。

    确实应该是这样的。

    你们都提到这个问题,我也想到这个问题。主要这么写是通过这个小事件来表示伍家有多么守旧顽固,甚至有对抗新帝的激愤的意思。

    再一个是,姬苏的登太子位大典还没办,他还没有正式被记入宗庙,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名还不够顺。

    啊啊,超爱太祖的《沁园春.雪》,所以就在这章里安排了一下,让大家知道,小苏除了卖萌,也是可以很威武的,笑。

    Ps,最后出来的,嗯,就是让她先刷个脸的小初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