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作者有话说:

    贺兰山:你是说我坑爹?

    第118章 恢复高考

    贺兰山的回国调查倒是完成的很快。

    毕竟他的回国意愿强烈。

    虽然及不上那些在军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但他的回国依旧有其重要价值。

    政治意义十分浓厚。

    尽管贺兰山本人对此并无察觉。

    他回国后很快就被安排了工作,与母亲贺红棉同在芜湖的无线电厂工作,加入微型计算机的研发团队。

    南雁还是从贺红棉的书信中知道的这事。

    回国数月的贺红棉在无线电厂的元旦晚会中拉了小提琴, 并且和其他同事合唱了几首歌,还特意给南雁寄了一张照片。

    没有刚回来时旗袍摇曳的风情, 但照片中的贺红棉笑容灿烂, 十分开心。

    倒是贺兰山似乎有些拘谨, 站在角落里, 要不是贺红棉提醒,南雁还真没发现这人。

    来自美利坚的精英分子不再光彩夺目,也不知道贺兰山心里头会不会有落差。

    南雁也没仔细去想这事, 毕竟她就算好奇也不能直接问人家啊。

    化肥厂这边也举办了元旦晚会, 工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倒是让南雁看了好热闹的一场节目表演。

    那是关于74年最后的记忆, 当75年到来后,南雁忙得不可开交。

    先是带着佟教授去那边制药厂帮忙调试机器, 紧接着首都那边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

    消息顺着无线电波很快传到了全国各地。

    陵县红武公社自然也不例外。

    林蓉气喘吁吁的跑到老木匠家里,将一摞书丢给了高北辰,“今年可以高考了,还有不到半年, 你好好复习。”

    之前老高家过来闹腾过,虽说人被老木匠赶走了, 但书还是战略性的转移了阵地。

    那么多书呢, 林蓉拎过来气喘吁吁的。

    高北辰看着脸蛋红扑扑的女孩子,“你有想要考的学校吗?”

    “有啊, 去首都。”林蓉目标很清晰, 在母亲打趣“咱们家蓉蓉是去清华还是去北大呢”时, 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去首都。

    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做一番事业,不给嫂子、爹娘和死去的哥哥丢脸。

    这个答案让高北辰愣了下,去首都吗?

    “你还没想好是吧,慢慢想,记得学习哈。”她觉得嫂子可真聪明,一直都让她好好学习,现在可算是派上用场了。

    就算明天考试,林蓉也不怕!

    年轻的女孩子欢快的离开了老木匠家,留下高北辰拿着手里的刨子怔怔出神。

    再度听到咳嗽声时,这才反应过来师傅已经醒了。

    他莫名的心虚了下,仿佛有做错了事。

    “大冬天的也没啥事干,你整天拿着那刨子能生娃娃?”老木匠瞪了一眼,“回屋去睡,别吵着我睡觉。”

    高北辰看着折身进屋的人,忽然间想起来什么,“等我考上首都的大学,我带您去首都。”

    他说过的,要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如今这庇护之所终于护着他等来了高考,曾经的许诺不能丢。

    不然这人跟那牲口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木匠听到这话看着黑洞洞的屋里咧嘴笑了笑,转过头来看这关门弟子时神色却格外严肃,“得了吧,你也得先考上再说。滚,别吵我睡觉。”

    师傅就是嘴硬心软。

    高北辰收拾好院子,拎着那一捆书去屋里,他要从头到尾再复习一遍,一定要考上好的学校,不然这几年时间那可真是辜负了。

    县城。

    回到陵县没多久的段莹莹正住在南雁早前住着的单身公寓,一遍遍的看着报纸上的新闻。

    师兄妹五个人,大师哥是不打算参加高考了的。

    师姐黄援朝如愿以偿去了部队,大概也没有去读书的打算。

    二师兄乔常水曾经梦想着当一个翻译家,翻译那些伟大的著作。

    现在梦想稍稍变化了一些,依旧是翻译家,但他现在想要翻译那些机械工程类的书册,潜在考生。

    三师哥郭凯旋对育种种植感兴趣,过去几年一直跟着扎根在乡村的育种员学习,大概是要去参加高考,他需要更为系统的学习农业种植。

    他们参加高考都有人生目标,但段莹莹还没找到。

    她想要帮师傅分忧,可师傅忧虑的事情好像很多。

    年轻的姑娘甚至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

    她茫茫然的看着师傅留下的那些书,她其实都看过了一遍,甚至不止一遍。

    但总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房间门被敲响时,段莹莹还有些恍惚,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才匆忙出去。

    “钟伯伯。”

    钟厂长看着小姑娘,“看到新闻啦?小高说这是你们的机会,让你好好准备。”

    南雁很忙,打电话过来也就说了几句。

    钟厂长知道她还有牵挂,就特意过来一趟,“怎么,有什么问题?”

    女孩子稍加思考,“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她以为自己可以一直跟着师傅,就像父母还没去世前,一家子人欢欢乐乐生活在一起。

    但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

    “那你就去摸索,像你师兄师姐那样,去寻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有什么喜欢的事吗?”

    大师兄喜欢跟人谈交易,喜欢在工地来回跑,看着那荒芜的土地上起来一座座厂房。

    二师兄喜欢看书,三师兄喜欢植物,师姐喜欢军绿色。

    段莹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到底还是个孩子,这事不着急,你慢慢来想就是了。”钟胜利想,南雁当初把这孩子送回来,也不完全是怕被自己牵连。

    大概是觉得这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哪能总一直跟着她呢。

    大树能遮挡风雨,但这些孩子终究要长大,学会独面一切。

    “去厂子里四处看看,要是还找不到那就出去看看,不要把自己的思路困在房间里,在这里可不见得能想出个所以然。”

    段莹莹迟疑了下,这才点头,“谢谢钟伯伯,我努力。”

    钟胜利没有在这边多待,回到办公室又给沧城那边打了电话。

    知道南雁的电话打不通,就给孙国兴打电话,让他帮忙传个话。

    孙国兴倒是十分乐意,“小高最近忙,前些天去参加仝远家孩子的满月宴都迟到了,也怪辛苦的。”

    “能者多劳嘛,她心里也有数,你劝也劝不动。”

    这话孙国兴十分赞同,是真的劝不动。

    他今天运气好,遇到南雁不算太忙,把这事跟她说了声,“那我回头写封信给她。”

    虽然让一个小姑娘家思考人生路怎么走,怎么看都有些残忍。

    但永远将其庇佑在羽翼下,就是真的对她好吗?

    万一哪天自己倒下了呢?

    南雁提笔写信时,思绪万千,落到纸上却又只寥寥几句。

    思来想去,南雁又把这信撕碎丢到垃圾桶里,再度落笔时,却也只有那么一段文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少年,寄托着国家的希望啊。

    这封信很快就邮寄了出去。

    南雁得到了来自陵县的回信,小徒弟的笔触间与她有几分相似。

    回信十分简短:我知道啦,一定会好好想想,慎重决定。

    南雁收好了信件,想到乡下的林蓉和高北辰,又给这两个孩子分别写了封信。

    赶上春节前,厂里头又在赶工备战年后的春耕追肥,十分忙碌。

    南雁的春节是在检修设备中度过的。

    带领着厂里的其他工程师,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检查,在这难得的休息日中,结束了春节假期。

    在新年后开班的第一天,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再度见到祝家平,南雁多少有些诧异。

    但想到沧城是这位前军区首长的老家,如今人已经退提前退休,回到家乡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次再见面,两人算是有了第一次会话。

    “你把这化肥厂经营的很不错。”

    南雁十分谦虚,“我也只是一颗螺丝钉而已。”

    祝家平看着神色不卑不亢的年轻女同志,想起了上次见面时,她也只是反应平淡,全然没有半点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