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是自己一开始就小瞧了人?还是她原本就抱有信念,出乎意料的坚定?

    其实答案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

    成王败寇,只是搭上了自己辛苦挣来的一切。

    但你要说甘心?他还是不甘心。

    怎么可能甘心呢?出生入死换来的这一切,就这么没了。

    “你赢了,但不见得能赢到最后。”

    “我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三十年后我才五十来岁,不知道那时候您还在不在。”南雁牙尖嘴利的时候,旁人往往难以招架。

    祝家平更不是其对手。

    末了却也只是一句带着几分恼羞成怒的斥责而已,“嘴上不吃亏的人,最容易倒霉。”

    “那可能让您失望了,目前为止我还没倒霉,倒是您手上不肯吃亏,倒成了弃子。”她说的是祝家平打自己一耳光那是。

    杀人诛心这事南雁还挺熟悉,瞧着红了脸的将军,她轻笑道:“要是在封建王朝,您会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带着家族一跃成为人上人,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牺牲。但现在……您真是枉做小人。”

    过去的祝家平或许是一腔热血参加革命,然而最终却没能保持本心。

    再给这件事定性时,你不能说他曾经就是一个心怀不轨的投机分子。

    然而过去那个热血的祝家平没了,活着的是一个失败者。

    “或许过几年您有机会东山再起,又或者您早就被忘记了,谁知道呢?”

    祝家平听到这话冷冷一笑,“你可真是主席的好学生,那你应该知道这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斩草除根,方能日后安稳。

    “那是对敌人。”南雁低声叹道:“你只是一个走错了路的老同志,将军。”

    这一声称呼让祝家平浑身一颤,离开化肥厂时,这位曾经的首长脚下都有些踉跄。

    南雁宁愿相信他只是被腐蚀了信念。

    何况她不信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现在只是化肥厂的厂长而已,决定权并不在她的手中。

    目送祝家平远去,南雁回厂里,蓦然迎上了孙国兴。

    老同志神色里带着几分惋惜,却也没提关于祝家平的事情,倒是说起了厂里工人有些想要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读大学,再分配工作,虽然最终都是走工作的路子,但对很多知青而言,大学生的身份很重要。

    他们也跟沧城其他工厂打听了下,有些厂子不制止,但有些厂子不太乐意。

    到底是一块相处过的,孙国兴不忍心看这些工人们为难,就来找南雁说这事。

    南雁倒是也不奇怪,“可以啊,厂子里给他们行方便,你回头去找一些能够用的复习资料,让他们复习传阅。但是晚上学习别那么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谁要是因为复习功课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生生产事故,我可不饶他。”

    孙国兴觉得这个好说,“你这么说出来大家心里头警醒,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事,不然只能偷偷学习,指不定出什么事呢。”

    “还有就是,除了报名、考试那几天,工厂是不会给他们专门放假准备考试的,让他们自己想好要不要报名考试。甭指望脱产准备考试,真要不工作也成,这岗位也别觉得是自己的,这是厂子里的,不会由着他们转给家里人或者卖给别人。”

    孙国兴听到这一条皱了下眉头,但又觉得南雁这要求不算太过分,毕竟化肥厂的工人哪个不是培训过的,还真不是随随便便转岗给其他人就成。何况这条很早之前就提过,也不是新提出来的要求。

    “另外还有最后一条,考上了那这工作岗位厂里头也会没收,咱们厂的工作岗位并非工人私产,这件事他们应该都知道,别回头再来闹腾。要是觉得经济条件不足,可以跟厂里打申请,考上大学后厂里每个月会给一笔经济援助,等到毕业分配了工作后,再慢慢偿还。”

    这件事南雁之前就想过,毕竟因为贫穷而不能读书的情况不是没有,二十一世纪还有呢,何况现在。

    化肥厂支持他们读书深造,但不能什么好事都被他们给占了。

    建国后很长时间以来,拥有铁饭碗的工人都是幸福的,尤其是在铁饭碗可以进行传承转卖的前提下。

    这是对工人们的照顾,但也挖了很多坑。

    工人的铁饭碗可以继承,为什么干部的不可以?

    而后者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的可操作空间更大。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世袭的岗位最终伤害的是普通人。

    南雁在国企工作时,不就遇到了这事吗?

    所以在化肥厂的一些规章制度制定时,她已经竭尽所能的去避免那些不合理的制度。

    比如继承制的工作岗位。

    上级部门也了解这事,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听到南雁再度强调这事,孙国兴多少有些奇怪。

    但还是应了下来,毕竟这事的弊端他能看得出来。

    比如说那工农兵大学生,刚开始招生时还能从农民子弟优秀工人战士中来遴选一些人。

    可到了后面,干部们纷纷把自家子女亲人送到部队工厂,等个一年半载再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进入大学。

    和当初穷人家的孩子压根没机会读书不还一个样吗?

    现在重新恢复高考,起码还能通过考试遴选出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只不过乡下子弟相对吃亏了些,毕竟他们本身受到的教育就不如城市里的孩子。

    这个问题,孙国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他没什么大才能,也就是把南雁的这些话在厂广播里强调一遍又一遍。

    保证传达到每一个工人耳朵中。

    对化肥厂的大部分工人而言,要不要参加高考是一个问题。

    参加高考读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最终不还是工作吗?

    读书得用个两三四年,这几年时间用来工作攒资历挣钱不好吗?

    但高考又的的确确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当工人。

    可谁又敢保证,你毕业后不是被分配到工厂里工作呢?

    万一辛苦念了几年书,又被分配到厂里头工作,最糟糕的是回到了离开的地方,曾经的工友如今都混出了点名堂,倒是自己要从零开始。

    这么一来,参加高考这事像一场豪赌。

    有人想赌一把,有人则是被劝退。

    厂里头许诺会进行经济援助,这是在鼓励大家参加高考。

    也给了退路,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厂里头也会帮忙找复习资料供你们学习传阅。

    但真要是考上大学走了,你跟这工作就真的没了关系。

    工人们还没能拿定主意,只能先两手准备。

    最近倒是往学习部跑的勤快,毕竟那边的会议室开放到晚上十一点,大家一块学习讨论对参加高考大有帮助。

    孙国兴管着这边的钥匙,最近每天晚上又多了巡逻的工作。

    遇到南雁时还有点奇怪,“你怎么过来了?”

    “过来看看。”这些会议室都挤满了复习功课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知青。

    南雁看着拿着手电筒的老孙同志,“身体吃得消吗?”

    “我这又不忙,年纪大了睡不着,正好看看他们打发打发时间。”

    老同志上了岁数,睡眠少。

    “光说他们,我记得你是不是也高中毕业,要不要一块复习参加考试?”

    南雁笑了起来,“我就算了吧,回头再读书也不迟。”

    偌大的化肥厂可不见得能为自己等待几年时间,便是部委那边也不会同意。

    真要是去学校,又没有手机网络能够24小时畅通联系,厂里头出了什么事那还真不好处理。

    耽误事情。

    南雁暂时不想被耽误,她回头先读个在职的学历,日后再读研究生便是。

    没必要去抢眼下的名额。

    “什么都回头,你呀是一点不关心自己的事。”

    南雁由着他念叨,跟着在这学习部视察了一圈后,这才回去。

    有些睡不着,南雁想起了荒芜下来的沧城干校。

    之前说是把干校改建一番,结果也还没折腾。

    不过沧城这边好像没什么大学吧?

    南雁寻思着,能不能把干校改建成大学呢,为沧城化肥厂还有制药厂服务?

    制药厂年前落成,机器调试后没什么问题已经投入生产使用。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撑。

    如果本地有学校学院的话,那么就可以将产学研结合起来,怎么看都是个好事。

    生产、学习、研发三位一体。

    南雁觉得这事可以找季主任商量商量。

    大概半夜总是思路活跃的时候,等着她终于把这些都写完,已然洋洋洒洒十多页纸。

    四点多的凌晨黑漆漆的。

    南雁怕到床上就不想起,就在沙发上猫了一会儿。

    等外面走廊里有了动静,她这个浅眠的人也清醒了几分,凉水洗脸,看着镜子里的人,南雁捏了捏脸颊。

    年轻就是好啊,熬夜之后也就是有些红血色,不像前世那会儿,黑眼圈教做人,一边熬着夜,一边用着高价的护肤美妆。

    不像是现在,用一点蛤喇油就能容光焕发。

    南雁去食堂里吃饭,早起的鸟儿在食堂里看到不少工人一边看书一边吃饭,心情不免复杂了几分。

    “今天怎么早?”厨房的大师傅十分好奇,“这是要跟人去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