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富贵荣华 > 分卷阅读415

分卷阅读415

作品:(快穿)富贵荣华 作者:昔我晚矣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说给就给了。

    锦荣却是不在乎外人言语的,钱财于她无用。这事也传到了沈员外的耳里,立刻决定在迎亲的彩礼上多加三分,也是向未来夫人的女儿表明他的诚心,并表示那些财产都在周氏名下,他却不会过问,周氏百年后是给谁也是她做主。他娶周氏是真心与她结为夫妻,相伴到老,绝不会贪图她这些钱财。

    周氏再嫁之日,乃是良辰吉日,一路吹吹打打,风光之盛大,更是胜过了新嫁的姑娘。周氏的娘家人也过来参加喜宴了,周氏的哥哥嫂子心中感叹道妹妹真是好福气,既有那样的好女儿,又是嫁到沈家当主母。

    甚至请来了最好的手艺娘,周氏不过三十有六,也不显老,在为新人妆容的巧手下,更显姿容。

    周氏舍不得女儿,依依惜别才上了花轿。

    锦荣送走了此世的母亲,望着远去红妆,眉目一片淡然,含笑自若。

    一仙风道骨,白发苍苍的小老头在她身旁化出,恭敬道,“土地向大人贺喜。”

    这个世间的土地大事管小事不管,但地界上出了锦荣这样的人物,尤其是在锦荣沟通天地神能时,连他也动弹不得,虽猜不出是哪路仙君转世,但也知道不可得罪。

    锦荣对土地道,“你倒是来得快。”

    “大人庇护江城,此恩土地不敢忘,如此喜事怎能不来,”土地轻捋白须,“王夫人,不,是沈夫人日后必当顺遂,大人无须担忧。”

    “我知道。”锦荣淡淡笑道。

    周氏成了沈周氏后,依旧挂念女儿,只是不便再常见到女儿。

    锦荣劝服了周氏,给酒坊又重新装修了一番,改了楼上的布置为屋舍,似是要住在酒坊。

    他人都以为年纪轻轻的闺阁小姐,难以打理酒坊生意,当年周氏刚接手酒坊生意时,不也手忙脚乱的艰难,这世上从不缺人有心看笑话。谁知,王家酒坊自锦荣当家后,无半点差错,在她手中亦是游刃有余。

    周氏知晓后,亦放下心来,安心在沈家生活。

    自锦荣接手了酒坊后,也对酿酒起了一时的兴趣,将王记酒坊的招牌杏花酒方子改动了几番。

    初时,别人都觉得王锦荣是在糟蹋祖业,却不想成酒后的第一壶就香飘八方,醇美不似凡酒,有人饮了第一口便醉了。

    连有名的文人也道,此酒可入天下名酒之列。

    有人问这叫什么酒,王家酒坊如今的老板,锦荣笑道,“自然还叫杏花酒。”

    虽有些人觉得这名字配不上此美酒,与昔日的杏花酒犹如云泥之别,但连酿酒的主人家都决定好了,便不再多言,而是一个个地高价出买下所有新的杏花酒。

    锦荣直接无视了过去,比起以前的杏花酒,新杏花酒的价钱只高出了三成,与其品质来说,已是难得,但成酒却少,而且不再供应任何酒楼店铺,每人只能买一壶。

    闻风而来之人只能排队买酒。

    曾谙和许数是读书人,平日爱诗成狂,爱诗之人,岂能无酒,对美酒一道,两人也有心得,眼看酒越卖越少,心中焦急不已,好在到他们时,还有两壶新杏花酒。

    许数高兴笑道,“你我一人一壶正好。”

    曾谙亦点头,早闻过他人开杏花酒的泥封,那酒香已是醉人。

    不想有一人青衣,一人蓝衣的老人气喘吁吁,竟是对他们一作揖,“望怜我们两老千里迢迢赶来讨要两壶酒,愿意银两相换。”

    曾谙与许数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隐隐有些挣扎,那酒香实在馋人,但这两个老人又实在可怜,便叹了一口气,将酒让了出去,许数也是如此。

    两位老人含笑道,“多谢二位公子仁义。”

    说着从怀着取出银两,一眼看去不止百两之重。

    曾谙和许数有些惊讶,未想两位老人衣衫简单,却能随手拿出重金,诧异之余也没想着收下,本是好意,再说王姑娘这酒卖得也不贵,他们也不会贪图别人银两,连忙摆摆手拒绝了。

    两位老人收回了银子,目光温和道,“日后定有报答。”

    说着拿钱换了酒,就转身走了。

    曾谙和许数也未将那话放在心上,叹与美酒错失,还是回去安心读书吧。

    青衣老人和蓝衣老人越走远,身边很快聚起云雾,也恢复了真正相貌,竟是土地和城隍。

    那位大人兴致一来,亲手酿出的酒岂是凡酒,凡人看不出这酒的妙处,他们却知道,不醉者可心境明悟,提升修为,当然这只是对修道中人有好处,与凡人却是无用。

    这位大人喜欢游戏人间,大隐隐于市,他们自然不敢打扰,而是化作了凡人买酒,不过,也欠下了两个年青人的因果,日后也要还一次。

    和这次的机缘相比,当然也算不了什么。

    锦荣新酿的杏花酒风靡江城,甚至名声远传,连文知州在喝过一回后,也私下同捕头谢青道,希望王家姑娘能多酿一些。

    文知州不仅是想解馋,也是想献一部分上去,好叫上头知道,他治下若出个贡酒,脸上也有光。

    谢青在去了王家酒坊后,回来向知州大人禀报,因方子特殊,产量实在不多。

    文知州便只好作罢,也没有强求,甚至还叫底下人照应一下王家酒坊,哪怕不能献上去,他自己能解解馋也好。

    像文知州这般心善的人有,心思贪婪怀有恶意的人也不少,也有人嫉妒王记酒坊新出的杏花酒扬名,比如最近到江城行商的一杨姓商人,他也从别人那里讨了一杯酒,以他的生意头脑,当然能想得到,这酒卖到其他地方,甚至是京城,能卖出什么样的天价来。

    而现在王记卖酒的价格和产量简直是在浪费这酒。

    他先想得的不是怎么说服王记合作,而是动了歪心思,弄到这方子,有方子在手,就相当于有了一棵摇钱树。杨姓商人暗中查了王记酒坊的底子,不过是个孤女当家,就算她亲生娘亲嫁给了沈员外又如何,等拿到了方子,他就离开江城,谁也找不到他,再赚大把大把的钱。

    第291章 神鬼娘子

    杨姓商人看着长相端正,不像是大奸大恶之人,靠着这副样子哄骗坑害不少人,才有今日的富贵。

    他先是花重金买通了王记酒坊的伙计,得知这新当家的王小姐打烊后就不喜店里留人,入夜后酒坊内唯有她一人。

    杨姓商人便壮了胆子,仗着自己有些腿脚功夫,也没叫人做帮手,怕事后还要多分出去一份,自己弄了点迷药,偷摸摸地爬墙潜入了酒坊。

    院子里放着数个大缸,杨姓商人揭开盖子看了,可惜都不是那新杏花酒。

    他又进入屋里,悄声翻箱倒柜找方子,却一无所得,再想往其他地方去,却迷了路。

    明明就一栋酒坊小楼,却像是打转一般,怎么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