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 第六章 战天下 (下)

第六章 战天下 (下)

作品: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作者:雾满拦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国不爱我赴匈奴

    老上单于的名字叫稽粥,可是稽粥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两千年来,无数学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名堂来。

    正是这位老上单于稽粥,他猛攻大月氏,斩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颅作酒器。月氏阖族悲情,迁国远走。

    老上单于时代,正逢汉文帝要送公主来和亲,并派宫监中行说伴行。

    中行说,他是汉匈大战中极为重要的人物,是个太监。汉文帝派他去,他请求说:“陛下,求求你,我连蛋蛋都割了,生之无趣,你还要让我去塞外莽原,太不人道了吧?求陛下收回成命,放过我吧。”

    文帝说:“中行说,不要问国家割了你几枚蛋蛋,要问你还欠国家多少次献身。派你去,你就得去,朕金口玉牙,你敢抬杠吗?”

    中行说气得半死,说:“汉民族,你们割了我的蛋蛋,又拿我当动物送人,然后还希望我再忠于你们吗?”

    到了匈奴那里,中行说就把中国这边的资讯情报,向老上单于和盘托出,从此成为老上单于身边的头号智囊。遂有文帝年间,匈奴人十四万人入寇,先锋部队杀至雍甘泉。

    此地,距离长安不足三百里。当时长安城中,人人惊恐,登高遥望西方明亮的火光,心中皆有不祥之感。

    汉文帝气得直哭,写信给老上单于,请求再次和亲:“要几个公主你开口,别再打朕了。朕求求你。”

    老上单于欣然回信,又问文帝要了几个公主。结果文帝这一朝,竟然给匈奴那边送去四个公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纪录。

    老上单于死后,儿子军臣单于继位。这是个有魄力的单于,他琢磨着,咱们匈奴人,在塞外待的时间有点长了吧?要不要打下长安城,嗯,搬进汉国去住呢?

    说干就干,军臣单于放弃和亲政策,转为靠实力说话,向汉国大举进攻。汉文帝唉声叹气,就死掉了。

    文帝死后,汉武帝的爸爸景帝继位。由于景帝太不是东西,做太子时一棋盘拍死吴王世子,结果与吴王刘濞结下死仇。即位时根本没心情理会匈奴这事,一门心思地与吴王死磕。

    军臣单于趁此良机,遣使勾连吴王濞,准备两面夹击,干掉汉景帝。不承想汉帝国终归是强势帝国,七国之乱轻易扫平。于是就轮到军臣单于悲催了。

    军臣单于的领导能力,明显弱于父亲稽粥,比爷爷冒顿更差。军臣单于在位时,匈奴帝国出现了大规模叛逃热,一拨又一拨的匈奴贵族弃国远走,投奔汉国。

    但冒顿单于时代打下来的江山,仍足以让军臣傲视天下。他始终牢牢地把握住权力,凌压于汉景帝之上。结果,汉景帝时代,又给军臣单于送去三个公主,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汉武帝向匈奴宣战的必然。

    到了张骞从西域返回,他不无亢奋地发现,军臣单于的领导能力,弱爆了。匈奴帝国内部的矛盾处于爆发的前夜,汉国的机会,来临了!

    战局大逆转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30岁,正值生命活力的巅峰。

    这一年,张骞出使西域十三载归来,为汉国带来了汉匈军事实力大逆转的好消息。

    这一年,匈奴帝国军臣单于死了,按祖制习俗,传单于之位于子於单。

    可是军臣单于是个差劲的单于,不懂得权力运作。再笨的人也知道,传王位于子,首要就要先给儿子一个独一无二的军事实力,传承才能顺利进行。可是军臣单于也不知怎么摆弄的,当他死后,军事实力最大的,竟然不是他儿子於单,而是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

    于是伊稚斜就说话了:“长子怎么了?长子就道德高尚吗?就有智慧吗?就有领导能力吗?长子继承制,太落伍了。我们大匈奴,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来呀,大家与我一起操刀子,砍了我哥家的大小子。”

    伊稚斜向於单发起突然攻击,於单支撑不住,说:“我虽然生在塞外的野蛮家族,但我有颗向往文明社会的心,我看我干脆移民汉国,做个文明人吧。”

    於单率部从汉国狂逃,请求投降。就趁这乱劲,被困于匈奴中的张骞也带着老婆和堂邑父,呼哧呼哧地一口气跑回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大事件,让汉武帝乐得差点没疯掉。武帝虽然人品极渣,却是名副其实的英明神武。他太清楚了,匈奴的内乱,军臣单于的儿子前来投奔,标志着汉匈两国的实力大逆转,从此而后,汉国就由防守转为进攻,战争将在匈奴的疆域无休无止地展开,这就意味着汉国已经赢了一半。

    传旨,大赦天下,杀人的放火的,统统无罪,汉民族一起庆祝这难得的狂欢之夜。

    汉武帝将投降来的於单封为涉安侯,这个称号的意思是说:你来到汉国,就算是到家了。可奇怪的是,於单受封才几个月,就突然死掉了。

    排除人为因素,可能是於单的身体天生羸弱,不堪大任,所以叔叔伊稚斜才会霸气地夺取权力。

    事实证明,真的是这样。

    就在於单死亡的当月,匈奴战士大举犯边,杀代郡太守恭,掠边民千余人。

    秋天,匈奴再入雁门关,杀掠千人。

    但汉武帝认为,这不过是疥癣之患,不足为虑。值此匈奴势力衰减,正是大汉帝国拓疆的好时机。

    武帝下令,在东方设立苍海郡,北方修建朔方郡城。

    老臣子公孙弘对这两条策令提出异议,他说:“陛下,耗尽民力国财,只为了占据几片兔子不拉屎的荒地,这值得吗?建议陛下放弃这个想法,爱惜天下子民,不要再劳民伤财了。”

    你存心找不自在是不是?汉武帝斜眼看着公孙弘:“传旨,叫那个马前泼水、羞辱前妻的人渣朱买臣来,让他和公孙弘当廷辩论,替朕出口气。”

    马前泼水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朱买臣这厮干活不行,但却有张利口,此人上殿,咣咣咣,一口气向公孙弘提出十个问题。可怜公孙弘是个干实际工作的厚道人,连朱买臣的话都听不懂,居然一个也回答不了。

    汉武帝乐了:“公孙弘,你还有何话可说?”

    公孙弘道:“陛下,臣智商不高,但听明白了北方有个难得的拓边机会,东边的苍海郡,应该是陛下为防范万一,在东方设置的堡垒。但臣以为陛下多虑了,东边不会有问题,应该腾出全部资源,倾力对付北方。”

    汉武帝:“听起来也有道理。那就依你。”

    次年,汉武帝31岁,巡视甘泉,研究攻击匈奴之策。

    这一年,匈奴分三路入境,杀掠边民数千。

    奇人公孙弘

    北地匈奴的压力徒然减轻,汉武帝的心思,又回落到对他权力最具威胁的封王身上。

    上一次打击封王,只灭了燕齐两国,负责这项工作的主父偃,就和齐国同归于尽了。这一次,汉武帝考虑,不再犯上次的错误了。不对,还是要按上次的思路来,找个该死的家伙,让他和封王同归于尽!

    找谁呢?

    老臣公孙弘如何?

    之所以选择公孙弘,大概是因为,此人行事反常。

    公孙弘,少年家贫,喜欢读书,牧猪时削竹为简,把书本的内容抄录在竹简上。他始读《春秋》,改攻《诗经》,后来又转型为《公羊传》的研究大家,汉文帝时代就已经非常有名。

    武帝时代,举贤良方正,于是公孙弘再度出山。这次他的强硬对头,一个是九十多岁的老学者辕固,另一个是董仲舒。

    当时辕固俯视公孙弘,曰:“骚年,你既学《春秋》,就应该知道,做人要表里如一。”

    啊?辕固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在暗讽公孙弘表里不一吗?

    不久,公孙弘的朋友高贺来投奔。公孙弘热烈拥抱,然后弄了堆糙食,对高贺说:“敞开了吃,不要客气。”

    晚上留高贺在家休息,公孙弘弄来最粗糙的席子:“摊开来睡,别客气。”

    史载,当时高贺就炸了,曰:“公孙弘,做人可以这样不要脸吗?老子为什么来投奔你?不就是想好吃好喝一顿吗?你却弄这么堆猪食,这么粗糙的席子,你那么有钱,对朋友却如此吝啬,你说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这个呀……”当时的公孙弘,说了句流芳百世的名言,“宁愿遇到坏客人,也不要遇到老朋友啊!这世上的事儿,多半都是被老朋友破坏的!”

    当时的朝廷,有点像个菜市场管理部门,呈开放态势。公孙弘待友如猪的事迹,很快传开了,并被有心人报告到汉武帝面前。于是汉武帝郑重地亲抓此事,把公孙弘叫过去,问:“老公呀……不对,老公孙呀,朕给你的俸禄不少吧?听人说你仍然吃糙粮、睡糙席,这是为何呢?”

    “陛下,”公孙弘解释道,“老臣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之人,就是品性如此。比如说,春秋时代的齐国晏婴,他也是这样。这是习惯,陛下,改不了。”

    “改不了?”汉武帝大喜,“改不了好,朕命你为丞相。嗯,封平津侯。”

    此前,丞相只是官员,不封侯。但从公孙弘开始,丞相史无前例地第一次封侯,汉武帝再次创造出一个新成语:加官晋爵!

    公孙弘加官晋爵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奏请禁止民间百姓持有武器。

    凶险官场路

    公孙弘上奏说:“十个强盗拉开弓,百名官员不敢近。所以说,武器是天下祸乱的根源,请陛下禁止百姓持有弓箭。”

    “这个,可以吗?”汉武帝皱眉。他不是反对这个建议,而是建议本身没什么可行性,汉匈大战已经拉开战幕,汉国这边最缺的就是军事人才,再禁绝武器,摆明很快会被匈奴打死。但百姓持有武器,确对暴力权力造成威胁。举棋不定之际,汉武帝召文学名士上殿,与公孙弘展开大辩论。

    结果,所有人都反对公孙弘的扯蛋,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现在的社会环境,那叫一个乱,盗匪出没,豪侠夜行,之所以还有一点秩序勉强维持,就是百姓家里也有武器,强盗不敢招摇过市,可如果禁绝了天下武器,这世道可就是强盗的天堂了!

    当上丞相,第一条建议就不具可行性。公孙弘感觉好不沮丧,于是就想:要不,我还是干点擅长的工作?

    再问自己,我擅长什么呢?

    好像……就擅长个……打击报复!

    公孙弘的目光,落在董仲舒的身上。

    公孙弘和董仲舒,结怨久矣。

    两人同为当时的思想大家,公孙弘是《公羊传》的高手,而董仲舒比他更高,一个独尊儒术,就占据了思想高地。幸好董仲舒学傻了,不留神跌进神秘主义的泥坑,竟然叽叽歪歪,乱说皇宫失火是因为天下有冤情,结果被主父偃盗走文章,险些丧命。但他最终还是活着,这让公孙弘大大的不爽快。

    于是公孙弘上奏:“陛下,那个谁,胶西王他现在,有点倒行逆施呀,嗯,凶残暴戾,杀害无辜。最近听说胶西王又染上了杀官的瘾,已经杀了多名官员。所以臣建议,把董仲舒送胶西王那里去,让胶西王杀掉,以抒臣愿。不是,臣的意思,是让董仲舒去胶西王那里,管着胶西王点。”

    董仲舒大急,冲了出来:“陛下,公孙弘要害我,我不要去胶西王那里,胶西王杀人不眨眼,我真的好怕。”

    汉武帝大喜:“董仲舒,你不要怕。走吧走吧,朕也觉得丞相的建议蛮好。扛起你的铺盖卷,老董你快去吧。”

    你们怎么这样?悲愤的董仲舒,扛起铺盖卷踏上死亡之路。可有趣的是,他到了胶西王之处后,并没有遇到危险,很受胶西王的尊重。

    对于公孙弘来说,这是他在搞董仲舒。但这项工作,恰好切准了汉武帝的脾胃——汉武帝任其为相,目的是为了搞封王!公孙弘是想拿胶西王搞董仲舒,而在汉武帝看来,这是用董仲舒搞胶西王,怎么搞都爽快。

    下一个,武帝热切的眼睛,期待着公孙弘。

    公孙弘把打击的目标,锁定在同事汲黯身上。

    汲黯这个人,本来就极讨人嫌。有一次他曾和公孙弘当面吵了一架,那一天,公孙弘就起了杀心,一直找机会想弄死汲黯。于是上奏说:“陛下,那啥,现在的封王们呢,品性太可怕了,有的喜欢杀人,有的喜欢放火,有的喜欢家族乱伦,有的喜欢变态游戏,总之,必须要好好地管教管教他们。”

    “嗯,”汉武帝问道,“怎么个管教法呢?”

    公孙弘道:“陛下,右内史这个职位,是专门负责管理封王的。那个谁,汲黯呢,脾气古怪,性格诡异,非正常人也,派他去管理封王,正合适。如果封王们犯罪,咱们就杀汲黯好了。”

    武帝乐了:“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好,就由汲黠负责整治封王吧。”

    布置得当,汉武帝松一口气,遥望大漠荒原:“那边,该有好消息传回来了吧?”

    千里大斩首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32岁。

    春,汉帝国对匈奴发起军事行动,并取得了首次实质上的胜利。

    与前几次无目标的攻掠相比,这一次是瞄准了汉国的大仇家右贤王。右贤王是匈奴贵族最高的封号,这家伙,已经年纪很老了,但仍然对骚扰汉国边境抱有无限的热忱。他在汉文帝时代就曾吓得边民啼号夜哭,文帝不敢惹。

    这一次,在获得了充足军事情报的基础上,汉武帝要为爷爷文帝,报一箭之仇!

    这是西汉时代第一次重骑兵兵团远距离奔袭,也是第一次主次分明的战略部署。这标志着西汉军事思想的成熟,汉武帝,从现在开始,因其拥有着无可争议的成熟军事思想,已经可称为汉武大帝了。

    汉廷行事,讲究的就是重锤砸蚂蚁,此次布置周密,精锐尽出。

    来看看双方当时的作战序列。

    汉军这边——

    统帅:车骑将军卫青;

    将领一:游击将军苏建;

    将领二:强弩将军李沮;

    将领三:骑将军公孙贺;

    将领四:轻车将军李蔡——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堂弟;

    将领五:将军李息;

    将领六:将军张次公。

    总之,汉军这边是倾巢出动,所率骑兵总数,不少于十万人。六员战将,各统所部人马,奉卫青号令,替卫青的主力清扫两翼的敌军。

    再来看匈奴军方面——

    匈奴无备,没有主帅。汉国十万重骑,奔袭的是毫无防备的左贤王及右贤王两大部落,部落人口约在八万人。

    那一夜,右贤王正在营帐中,与爱姬相对饮酒,根本不知道十万众的汉军入境。

    右贤王举盏曰:“古人云,酒酒酒,邀朋会友。临风不可无,对月直须有。公子入腹脸似桃,佳人入口腰如柳。美人,给老子爬到案桌上,把你的小蛮腰扭一个!”

    爱姬说:“大王,你小心点。听人说汉国那边野心勃勃,穷凶极恶,正在酝酿对咱们发起恐怖的斩首行动,大王还是少喝些好。”

    右贤王乐了:“爱姬呀,你屁也不懂。让本王告诉你吧,这无边的荒原大漠,就是天然的好战场。汉军不来则矣,有来必无回。他们人生地不熟呀,又没有情报,找不到咱们的主力部队决战,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正说之际,忽闻外边人喊马嘶,间杂夹杂着濒死者凄厉的长号。右贤王皱眉:“大半夜,吵什么吵?还让不让人喝酒了?”

    一名护卫疾冲进来:“大王,不得了了,汉军突然出现,来势汹汹,四面八方,把咱们部落给包围了。”

    “瞎说!”右贤王叱道,“难道汉军是飞过来的?这么浩瀚的荒原大漠,我军岂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是真的,”护卫说,“这应该是汉军掌握了我们的情报,来的全都是主力骑兵,不少于十几万人。”

    “这么多?”右贤王乐了,“爱姬,快到怀里来,本王带你战略转移。”

    爱姬跳入到右贤王的怀中,被右贤王用衣甲裹紧,出帐上马,率了精锐骑兵数百人,破开汉军的包围圈,冲向了自由。

    右贤王率精锐突围,余下来的可就惨了。右贤王的副手右贤裨王等十多名匈奴贵族,连同部落男女一万五千人,还有牲畜百万头,大半夜里吓得四处乱跑,号啕大哭,统统被汉军拿下。

    “哈哈哈,”卫青挥鞭一指,“所有的匈奴人听好了,你们现在是我们汉军的奴隶了,马上收拾行李,跟我们走,汉国那边的奴隶拍卖会,正缺货源呢!”

    十万汉军走成正方形,押着一万五千匈奴俘虏和百万头牲畜,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边走边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恰似猛虎下山岗,吓跑了匈奴的右贤王,抓来了好多的牛和羊。

    战报飞也似的到了汉武帝的案头。汉武帝纵跳而起:“日你娘,终于打了个真正的胜仗,用不着再拿小规模冲突忽悠了。朕真是太开心了!

    “传旨,授卫青为大将军,卫青家里三个正吃奶的娃娃,统统封为列侯。”

    卫青上疏:“陛下恩重,卫青不敢受,这次胜利,是陛下的英明指挥,与三军指战员们的不畏强敌、敢打敢拼换来的,卫青岂敢居功?”

    武帝颁旨:“朕怎么会忘了将士们的辛苦?此次出征的将领,统统都封侯。”

    听到卫青家里连吃奶的娃娃都封侯了,始终没机会的飞将军李广,仰天长叹:“日你娘陛下,你太偏心眼了,遇到必败的仗就让老子上,有打胜仗的机会,就不带我玩了。唉,老子好可怜呀!”

    匈奴王伊稚斜获报,严厉谴责了汉国无耻的侵略行径,并表示:“匈奴帝国决不会任人欺凌,不会放弃报复的权利。”

    汉国的边防进入高度警戒之中,从春天警惕到夏天,也没什么动静。又警戒到了秋天,警戒得神经快要断裂,终于绷不住了,放松一下,忽听满天翎箭破空之声响起,匈奴人来了。

    匈奴万余铁骑入代郡,杀都尉朱英,掠边民千余人。

    汉武帝把战报仔细研究了一番,乐了。敢情那匈奴王伊稚斜,还没有完成战争的资源整合,根本无余力反击。

    那正好,趁这工夫看看封王们有什么动静。

    封王们的动静,已经闹得很大了。

    美女间谍夜入京

    江都王死后,汉武帝最不放心的,就是淮南王。

    武帝和淮南王,早就结了仇。早在他登基之初,亲娘舅田蚡就对淮南王说:“陛下一个小屁孩,还没有子嗣,又没生育能力,如果他挂了,那淮南王你就是当仁不让的皇帝了。”从此汉武帝知道淮南王有不臣之心,始终死盯着他。

    江都王死时,汉武帝特意赐了淮南王一根拐杖,意思是说:“老家伙,你老也老了,也该歇歇了吧?”

    不知道淮南王刘安,是怎么解读汉武帝发出的讯息,他的回应是,给汉武帝这边送来个美貌的女间谍。

    这个女间谍叫刘陵,是淮南王刘安的亲生女儿。她不仅美貌聪慧,而且气场极大,书本翻烂,腹有珠玑,视天下老爷们儿蔑如也!刘陵野心勃勃,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她对父亲说:“父王,你这个破淮南王有什么好玩的?不如让我去长安,潜伏在敌人内部,搜集情报,配合父王对刘彻低智商集团发起正义的攻势。犁庭扫穴,摧枯拉朽,到时候夺得天下,父王你做个皇帝,岂不美哉。”

    刘安笑道:“女儿呀,咱们家人我最清楚了,就是个智商太高。你去长安,我是非常放心的。这样吧,你多带几辆车,家里的金银珠宝,你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带得越多越好,可以让你在长安城中更好地活动。”

    可万万没想到,美女间谍刘陵到了长安,就落入皇太后王娡的圈套,把淮南王一家玩得关起门来哭了好几夜。

    话说,皇太后王娡早年入宫之前,已经嫁给平民金王孙,生了个女儿。结果又被母亲臧儿胡搅,又入宫和汉景帝生了汉武帝。景帝在世时,王娡不敢说自己还有个女儿。但等景帝死了,儿子武帝登基,王娡才告诉儿子:“皇上啊,妈妈跟你说,你现在当皇上了,可你的姐姐,还在民间被人欺负呢!”

    “啥?我还有个姐姐?”当时汉武帝大惊,立即带着人马,冲出皇宫,一直找到姐姐家。突然来了这么多人马,当时把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差点没吓死。汉武帝亲切地抱着她说:“好了姐姐,从现在开始,弟弟保护你,谁敢欺负你,咱们就宰他全家。传旨,封同母异父的姐姐,为修成君!”

    儿子爱护家人的态度让太后王娡心神大慰,然后她开始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女儿修成君也已经有了女儿,太后把外孙女儿抱起来:“哎哟喂,这孩子天生是个美人胎子,赶紧给她找个婆家嫁了,快点。”

    那年月的人,就是性子急,孩子还在吃奶,家人就忙着找婆家了。

    皇太后王娡心想,我的外孙女儿,一定要嫁个帅哥,颜值低,你凭什么娶皇家贵女?赶紧找找,谁家生的男孩最帅气呢?

    正琢磨这事,美女间谍刘陵悄然进宫:“太后安好,我给太后带两件可心的礼物,尽点孝心。”

    太后:“你等等,你娘是哪个?”

    我娘?美女间谍刘陵蒙了:“我娘她……”

    太后:“先甭管你娘是谁了,我就问你,你家世子,和你是不是一个娘生的?”

    刘陵:“应该是吧?”

    太后:“是就好,刘陵,你是我见过最美貌的少女,你弟弟和你一母所生,应该也是帝国排名第一的帅哥,现在哀家正式决定,我外孙女儿,就嫁给你弟弟了。”

    刘陵慌了神:“不是太后……我弟弟他还……正吃奶呢。现在谈婚论嫁,未免早了些。”

    太后得意地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外孙女儿也正吃奶呀,让他们两个慢慢吃,吃饱长大,正好成亲。”

    刘陵傻了眼,只好溜出宫来,写密信给父亲:“父王好,女儿潜伏敌营,深入虎穴,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兹俘获皇太后外孙女儿一名,等她嫁到家里,你可以慢慢地严刑拷打。”

    伟大的豆腐神

    派了女儿去朝中做间谍,结果给弄回来个儿媳妇,这事可把淮南王刘安愁坏了。

    说起淮南王刘安,其人乃中国历史上极有趣的异类,他的特点是好奇心重,逮什么都敢尝试。他醉心于长生不老,潜心炼丹,终于丹成。开鼎端起来一品尝,我靠,这哪是丹药,这是豆腐。

    淮南王刘安,他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豆腐和豆浆。这两样东西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的主食,至今当地人民仍奉刘安为豆腐神。

    说刘安是个豆腐神,其实他更像个逗逼神。此人最擅长干出逗逼之事,经常让修史者笑到爆。

    话说到了皇太后的外孙女儿嫁过来的日子,淮南王刘安,郑重地与儿子进行了谈话。

    刘安说:“儿子耶,明摆着,你老婆是来咱家做卧底的,而且她一定还身负统战工作,说不定会把咱们家谁给策反了。”

    刘安的儿叫刘迁,是个暴脾气的壮小伙,最大的特点是智商低,听了就问:“父王,那依您之意呢?”

    刘安道:“现在的问题是你,儿子,先说你爱不爱你媳妇?”

    刘迁道:“扯淡,父王您有没有搞错?咱们皇家联婚,从来都是乱点鸳鸯谱,这个媳妇我一辈子都没见过面,认都不认识,怎么可能爱她?”

    不爱就好办。刘安指点道:“儿子,等你结婚后,你就坚决不搭理她,不和她同床,不进她房间,她熬不下去,感觉没面子,自己就走人了。”

    “好嘞。”刘迁依父亲的话行事,“与王太后的外孙女儿成亲之后,就不搭理她,每天快活无比地与爱姬美妾睡在一起。”

    新王妃好生没趣,就打报告给皇太后,申请离婚。这时候皇太后也察觉刘安一家逗逼倾向明显,就让外孙女儿回去,择夫另嫁。

    老婆离婚了,太子刘迁更没人管了,他嗜武学剑,天天到处找人比武。听说朗中雷被剑术高超,就把雷被找来,非要击败雷被。

    雷被,大名鼎鼎,他是淮南王刘安倚重的八公之一。剑术无双,神勇无敌。但他本事再大,哪里敢惹少主刘迁?拼命躲闪,他越躲,刘迁越来情绪,一不留神没躲过去,雷被只一脚,把刘迁踢得像断线风筝一样飞上半空。

    这下刘迁不干了,满地打滚,连哭带闹,非要杀了雷被不可。雷被知道淮南不能再待了,躲藏起来,上书要求去边关抵抗匈奴。但刘迁不允许,必杀雷被而后快。

    雷被终究是学武之人,就易妆逃离淮南,逃到长安,上书呼冤。

    汉武帝看到雷被的冤情状时,正值卫青击匈奴右贤王功成,武帝龙颜大慰之时。朝中无事,百官窥伺武帝心思,知道汉武帝势必灭除淮南王一家,就纷纷上奏,强烈要求严惩淮南王。

    但武帝心思缜密,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就先命中尉段宏,去淮南试探一下。

    段宏到时,刘迁命武士持刀提枪,护卫在淮南王刘安身前,单等段宏哪句话说得不顺耳,先杀段宏,然后直接扯旗造反。

    段宏是个大滑头,察觉到情势紧张,就笑呵呵地打了个过场:“哈哈哈,王爷好,小臣说来宣旨,实际上就是太想王爷了,来和王爷叙叙旧,哈哈哈。”让淮南王抹不开面子,下不了手,然后段宏匆匆回来了。

    正准备对刘安下手,突然间边关报急。汉武帝匆匆下令,削去淮南两个县,其余事全不追究,避免激反刘安,要腾出精力来对付匈奴。

    两个县被削去,地盘缩小。淮南王刘安哭了。他说:“我这么善良,这么仁义,又发明了豆腐和豆浆,这是多么伟大的功业啊。可是刘彻他不说褒奖我,却反过来削去我两个县,这个做人,可以这样无耻吗?”

    不可以的!

    恰好衡王山刘赐奉旨入朝,途经淮南。

    这个刘赐,跟所有的封王一样,每天就琢磨造反,一心想当皇帝。这些封王们造反,共同的特点是动静大动作小,还没什么动作,但谁都知道他们在造反。目前,淮南王刘安与衡山王刘赐,此二人勇夺造反榜前两名,是竞争最激烈的对手,所以长时间以来,两人关系极差。

    但是刘安主动邀请刘赐来府中作客,他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咱们两个都想造反,就应该联合起来,有反一起造,搞死汉武帝。”

    衡山王大喜,曰:“此言甚合孤意,那咱们两家就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好了。”

    双方结盟之后,刘赐上书,说自己身体不适,正忙着造反……不对,怎么把这句也写上了?赶紧抹去,就说等身体好了,一准入朝。

    汉武帝接信,心中恚怒已极,打定主意,等边关局势稍缓之时,必以雷霆手段,回报这些封王的造反热情。

    汉匈漠南会战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33岁。

    这一年流年不利,开春边关就爆出战局逆转的恐怖消息。

    所以汉武帝要做的第一桩事,就是宣称汉匈漠南战,再次取得了辉煌成果,匈奴人是山羊尾巴,短到了不能再短。匈奴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匈奴人的末日,到来了——值此战局逆转,不赶紧撒谎,就不好混下去了。

    “传旨,大将军卫青,兵战匈奴,再立奇功,斩杀匈奴士兵万人,赐卫青黄金千斤。”

    大赦天下——这是汉武帝第二次大赦天下。很明显,战场上急缺士兵,那些喜欢杀人的嗜血狂徒,关在监狱里是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要想办法,把他们统统弄到边关战场上去。

    至于卫青所获得的微薄赏赐,可知这些战役的明显是虚报了。倘如果卫青真正斩首万级,杀十个敌军,才获得一斤黄金的赏赐,这活儿谁还爱干?

    追究这次战局大逆转的祸首,就是因为汉武帝太偏心眼。应该是上一次卫青击右贤王,俘一万五千之众,而匈奴那边,隔了快一年才象征性地来了万把人,骚扰了一下而已。所以武帝感觉匈奴没什么后劲,就掉以轻心,又玩起了压制别人,让小舅子卫青唱主角的偏心戏。

    漠南会战,是汉匈双方正规兵力首次大碰撞,也是汉武帝与匈奴大战以来,军队组织最严密的一次。其战略目的,是在上次全歼了右贤王部落后,转而寻找匈奴单于本部及左贤王部,捕捉战机,予以全歼。

    这次大会战的双方作战序列,极有讲究,值得回味。

    汉军方面——

    统帅:大将军卫青,统六员上将;

    将领一:中将军,公孙敖;

    将领二:左将军,公孙贺;

    将领三:前将军,赵信;

    将领四:右将军,苏建;

    将领五:后将军,李广;

    将领六:强弩将军,李沮。

    汉军总兵力,十万重甲骑兵。

    匈奴军方面——

    统帅:大单元伊稚斜;

    将领一:左贤王;

    将领二:匈奴相国。

    匈奴总兵力,估计不少于七万人,单于本部兵马四万,左贤部三万。

    这一次,卫青率六名将军,从定襄出击。武帝宠爱卫青,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把所有的美味全都喂给卫青,不给别人留点残渣。大队的骑兵主力由卫青统帅,只给替他清扫侧翼的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留了三千来人。而最能打的飞将军李广,故意被派在后面,就是怕李广表现太好,抢了大将军的表现机会。

    ——但话说回来,仗这么个打法就对了,所谓集中优势兵力,全面歼灭敌人。在战场上形成局部优势,古来兵法的要义,就在于此。总之,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沦为牺牲品的两翼部队,就成为了战争胜利的必然代价。

    几路兵马大进,居中的主力安全无虞,而侧翼随时会与敌军主力相逢,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但卫青只能从军事规律出发,容不下悲天悯人。结果很不幸,负责侧翼的苏建和赵信,不偏不巧地与匈奴大单于本部兵马相遭遇。

    赵信是诸将之中最知兵的,眼见匈奴方面烟尘滚滚,声势浩大。看人数应该是在七万以上,就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当即下令,就地扎营,辎粮筑阵,四面迎敌。这一招果然管用,匈奴潮水般涌上,打了一整天,竟尔无法破阵。

    这时候大单于伊稚斜纵马而来,遥望汉阵,顿时皱眉:“不对呀,这招是咱们匈奴人的打法,汉人不会玩的呀。去个人问一下,汉军那边的统兵大将,是哪一个?”

    一个骑兵纵马上前:“喂,先别射箭,问一声,你们的统兵大将是哪个?”

    汉军回答:“蒙天子恩宠封翕侯,前将军赵信是也!”

    “赵信?”伊稚斜摇头,“放屁,汉军那边,从来就没有叫什么赵信之人,此人必是我匈奴族裔,让他出来大家认一认。”

    匈奴人就高喊:“赵将军,请你出来,我们大单于有话要说。”

    赵信出来,以袖遮脸:“有话,你们就说好了。我大汉军魂,有死而已,何惧尔匈奴宵小之辈?”

    “少来了!”匈奴人起哄,“赵将军,你拿衣袖遮住脸,可是一个娘们儿上了战场?怕我们大家一拥而上强暴了你是不是?”

    “胡说八道!”赵信一怒,不由得露出脸来。匈奴人看清楚,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什么赵信赵将军,你原来是……是……是谁来着?好久不见你,名字给忘了。喂,你啥时候跑汉军那边去了?”

    赵信大恚:“你们管不着,老子愿意给匈奴干,就给匈奴干,愿意给汉军干,就给汉军干,这是老子的自由。”

    “管不着才怪!”伊稚斜策马上前,“赵信,你原来是我的兄弟,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叛逃的,都是我的错。因为我是大单于,一定是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如果不回来,我会下令进攻,但决计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因为你是我的兄弟。如果你回来,我的酒杯给你用,我的姐姐给你睡,因为你是我的好兄弟!”

    “不是……”赵信蒙头了,“大单于,你说把姐姐给我睡?这也太夸张了吧?”

    伊稚斜道:“不夸张,反正我姐姐现在整天闲着,谁睡不是睡?”

    “别逼我,你让我再想想。”赵信策马回去,心里乱成一团。

    正如伊稚斜所断,他的确是匈奴人那边的一个部落首领,与汉军交手失利被俘,就顺理成章地转入汉军阵营。因为军事天资出众,封翕侯,官拜前将军。可在汉武帝眼里,什么前将军飞将军,都不过是让小舅子卫青立不世战功的牺牲品。卫青自统主力走正中,立了功全是卫青自己的。其他战将替卫青掠阵,一旦遭遇匈奴,重者战死,轻者兵败,根本没个打胜仗的机会。

    而现在,匈奴王掏心窝子给你,连姐姐都给你睡,你还抬什么杠?

    叹息一声,赵信归国,率所部跟伊稚斜回去了。

    他突然投降,与他搭档的右将军苏建,就惨了。

    武帝大卖官

    右将军苏建,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匈奴大单于的姐姐也不是太多,赵信睡了苏建就睡不到,所以没人招降他。他只能拼了老命地冲杀拼逃。

    苏建遭遇的,是匈奴左贤王部落,兵力不少于三万。而苏建这边不过千人出头,双方兵力配比是三十比一,这场仗根本就没法儿打。

    结果,左贤王长刀一挥:“大家伙儿操练起来,杀个痛快的。”苏建的一千来人,就这么被杀光了。

    幸亏苏建有真才实学,竟然是单人匹马,狂逃奔回。

    见苏建回来了,议郎周霸兴奋地对卫青建议:“大将军,今天咱们吃了大败仗,陛下肯定要找只替罪羊出来,不如杀了苏建,让他替罪吧。总之呢,大将军出师以来,始终都是杀匈奴人,还没杀过自己人,何妨今日开个先例?”

    卫青说:“拉倒吧,你屁也不懂!陛下之为人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王八蛋……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说,陛下他英明神武,仁慈推恩。只有一样,陛下要独裁专权,最恨别人自行其是。苏建不是不可杀,替罪羊也不是不找,但这是陛下的活,咱们可千万别去陛下的槽子里抢食,否则会死得很惨。”

    苏建被打入囚车,押回长安。

    汉武帝说:“苏建,身为帝国大将,却临阵失机,只身逃回,理应处斩。但他娘的,这一战帝国就损失了两员大将,赵信被伊稚斜的姐姐给勾走了,他可是个有天资的军事天才啊!如果再杀苏建,我们这边就没人了。”

    传旨,贬苏建为平民,万一战局不利,说不定还要再起用他。

    然后汉武帝研究战局:情况好像有点不大妙。情报说,赵信回到匈奴,就被大单于封为自次王,又娶了大单于的姐姐,所以赵信死心塌地地开始为匈奴人卖命。他建议大单于,将匈奴人马远迁,远离边境,如果汉军轻师远入,则拦腰一击,必可尽歼汉军精锐于大漠之间。

    战况的发展,明显对汉军不利。而且朝野议论纷纷,俱言汉武帝太宠爱卫青,这次兵败,就是因为兵力布置失当,才导致赵信逃归、苏建全军尽没的。

    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汉武帝发表了重要讲话。

    汉武帝说:“有人说,漠南之役,是场大败仗。赵信叛逃,苏建尽墨,是因为军阵布置失策,他们两人所率兵将太少。朕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是别有用心的诋毁。苏建、赵信他们带的人还少吗?整整三千之众呀!他们败逃,就是因为对朕缺乏足够的忠心,你看那个谁,那个霍仲孺,他原来是个县吏,后来去我大姐平阳公主府上打工,结果这个王八蛋,他偷偷把我二姨子给上了……谁是我二姨子?当然是皇后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呀……哎哟,说多了,皇家那点龌龊事儿,全被你们这些刁民听去了。总之吧,我二姨子自从与霍仲孺相爱,虽然他们没有领证,但有了爱情结晶,生了个孩子,叫霍去病。

    “现在呢,霍去病已经长大了。朕说,去病呀,你看宫里这么多的公主素着,找不到老公,憋得嗷嗷惨叫,朕给你个老婆好不好?你猜人家霍去病说啥?这孩子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说完他操起刀子,就上了战场。就是上一次,他只带了八百骑兵,孤军远入大漠,替他舅舅卫青打策援。结果如何呢?霍去病以一军之力,斩杀匈奴大单于他的祖父辈籍若侯产,斩杀并擒获匈奴士兵两千余人,还俘虏了匈奴国的相国、当户多人。

    “传旨,票姚校尉霍去病,击杀匈奴,勇冠三军,封为冠军侯。还有个上谷太守郝闲,其人名字叫好闲,其实好忙,他四次上了战场,每次封赏都把他漏下了,可是他无怨无悔,这次也封为众利侯。”

    汉武帝刚讲完,就见大司农越众而出:“启奏陛下。”

    汉武帝:“什么事?”

    “那啥,”大司农奏报道,“陛下,咱们屡次对匈奴用兵,每次一动就是十数万众。目前支出立功将士的黄金,就已经是二十多万斤。我方的战马,死得已经七七八八,有十几万匹战马去了战场或是被打死,或是被匈奴人抢走了。兵甲粮草的支出,就不用统计了,总之现在账面上是红字满遍,国库里空空荡荡,简直成了跑马场。陛下,这可咋办呀?”

    大仗还没打,这边国库就已经空了,战争果然是个花大钱的营生。汉武帝镇定自若:“幸好朕英明神武,早就想出来神妙的办法。”

    “传旨,从现在开始,犯罪界人士只要掏钱,就可以免于刑罚。有钱,你就可以任性杀人。还有,爵位开始拍卖,一级武功爵开价铜钱十七万,这爵位买了可不白买,凡是购买武功爵至第七级千夫的人,可以优先出任低级官职。”

    此项国策一出,买官之人汹涌而至,当日国库收黄金三十多万斤。

    汉武帝乐了:“哈哈哈,卖官鬻爵,历来都是昏君干的好事。朕拼到这地步,全看最后能不能灭了匈奴。灭了匈奴,朕怎么做都有理,倘若输了……”

    汉武帝的凌厉眼神,转向封王:

    “如果输了,那你们也请先走一步。”

    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34岁。

    有记载称,汉武帝这一年巡幸雍中,路上遇到一个怪物,萌萌哒,很可怕又很萌,谁也不知道这货是什么,都知道东方朔见多识广,于是急叫东方朔过来科普。

    东方朔过来一看,就乐了,曰:“陛下,这里是昔年秦国的大监狱,无数人在狱中冤死,此物乃天下冤气所化,名字叫怪哉。”

    汉武帝说:“可这怪物挡住路,怎么过去呀?”

    东方朔道:“陛下,岂不闻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这郁闷之人,向来是要借酒浇愁的。只要拿酒一浇这怪物,它就自然满足了。”

    于是武帝命人拿酒来,往那怪物身上一浇,就见那怪物欢天喜地的样子,体形越缩越小,最后缩入地下,消失了。

    但上面这个故事,并没有收入正史。正史中,收录的是个差不多的段子。

    段子称,34岁的汉武帝巡幸雍中,祭祀之时,逮到一只五只脚的异兽,异兽的头上,还生有一支独角。

    ——其实就是头畸形牛!

    这条消息一放出去,正在胶西王处做国相的董仲舒,就有点惊恐,急忙去见胶西王:“王爷,你可知陛下散布这奇怪的消息,是何用意?”

    胶西王道:“本王也纳闷,刘彻这厮神经兮兮,究竟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道:“王爷,这已经是陛下第二次散布五足异兽的消息了。还记得上一次陛下散布这个怪消息之后,谁死了吗?”

    胶西王问:“谁死了?”

    董仲舒:“上一次这消息发布之后,江都王刘非死了!”

    胶西王大惊:“莫非这一次,陛下又要……”

    董仲舒:“王爷当心隔墙有耳,咱们不说话,咱们就做个安静的美男子,静静地看着陛下玩人。”

    却说淮南王刘安身边,有八个望气之士,炼丹高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此八人者,又称八公。传说,淮南王发明豆腐和豆浆,就是和这八个高人一道炼丹时,意外的发明。

    但这八个人中,雷被是剑术高手,因为惹毛了世子刘迁,已经叛逃到汉武帝那边去了。

    雷被跑了,还有个伍被。伍被是最有智谋的,所以淮南王将造反的大任,交给了伍被。

    但伍被却说:“王爷,求你了,还是炼丹更妥当些,炼不好,最多吃个肚皮爆裂。可你现在根本没有造反的基础,还整天发白日梦,当心你全家灭族呀!”

    淮南王生气了,说:“伍被,你跟本王不是一条心对不?难怪丹药老是炼不出来。来人呀,把伍被的老爹老妈,全部抓进监狱里,防止伍被叛逃。”

    淮南王只顾和伍被较劲,没承想门外有个儿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

    这个儿子,是淮南王搞了个婢女生下的,名叫刘不害。生母地位低贱,刘不害自己脑子也不太好用,所以淮南王不喜欢他,世子刘迁更不把刘不害当成弟弟。所以刘不害很悲愤,看到父王与智囊伍被争吵,刘不害大悟:原来俺们家要造反。

    于是刘不害匆匆回房间,把这事告诉了自己儿子刘建。

    刘建听了,心思一动,就立即写了封秘信,指控世子刘迁造反,派人送往朝廷。

    ——为什么刘建告密,说造反的是刘迁,而不说淮南王呢?

    这是因为,淮南王是刘建的爷爷,如果指控爷爷造反,那要满门抄斩,自己也会被砍头。可如果只告发世子刘迁,刘迁却是自己的叔叔,正统的王位继承人。倘朝廷宰了刘迁,这淮南王之位,岂不就落到自己头上了?这是刘建心里的小九九。

    这孩子很蠢,而且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封密告信,不唯是端了自己的窝巢,还把江都王的继任者,也一块给端了。

    话说汉武帝收到刘建的密告信,大喜,立即吩咐廷尉出发,去锁拿淮南世子刘迁。

    刘安得道,鸡犬升天

    廷尉已经动身,淮南王这边,还在进行激烈的争辩。

    争辩什么呢?

    争论如何造反。

    原来,淮南王一心想要造反当皇帝,但这个反怎么个造法,他自己说不上来,只好强迫智囊伍被想出法子来。

    伍被苦口婆心,劝导良久,没有效果,只好献上一计——伪造皇帝玉玺,以及各级官员印信。先派刺客投奔大将军卫青,淮南这边一发动,刺客先杀卫青,届时武帝身边无人统兵,天下唾手可得矣。

    淮南王大喜,立即着手伪造印玺。忽然间他又想起一事:“不对,伍被,我让你出主意,是说我要发动百姓从军,替本王征战天下,可百姓不答应怎么办?”

    “这个事呀,”伍被建议道,“王爷不妨先散布消息,造谣说皇帝要迁富户入长安,激起淮南人对皇帝的不满。然后呢,再把朝廷派来的所有官员,统统杀掉。再派个人,穿着士兵服装,手里拿着文书,大声喊:南越造反了,大家赶紧行动起来,保家卫国。等大家行动起来,组织编队,你就拉着队伍,杀奔长安,反正大家也不认得路,岂不美哉?”

    “妙计!”淮南王抚掌称赞。正称赞之际,廷尉已经来到。淮南王慌了手脚,先把淮南国相叫来,正要杀,忽然又想到朝廷派来的官员不止一两个,只杀个国相,不起作用不说,反而后患无穷。犹豫之际,只好先让国相走了。

    此时淮南王的希望,寄托在世子刘迁身上。这刘迁勇冠三军,武艺高强,又是个暴脾气。此番廷尉来拿他,他岂有束手就擒之理?必然是怒极而反。正想之际,忽然有人跑来报告:“报告王爷,世子听说朝廷来拿他,吓得心理崩溃,自杀……未遂!”

    “什么?”当时淮南王差点没气死。你说这个刘迁,往日里你的凶悍呢?你的勇冠三军呢?你不服不忿非要打遍世间高手的尿性呢?嚷得惊天动地,而你身边的武装力量并不弱,只听说朝廷拿你,你他妈的竟然吓得自杀了,而且还没死成,这叫什么事呀!

    原来,这刘迁不过是个炕头上的光棍、绣花的枕头,往日里恃仗着父亲的权势,什么大话都敢说,看谁都不顺眼,但就怕见真章。只是听说朝廷来拿,就吓得心理崩溃,畏罪自杀却连自己都杀不成。

    这意外的事件,让淮南王阵营彻底崩盘。智囊伍被趁机逃走,举报了淮南王。

    淮南王走投无路,气愤地说:“本王,就是死在这个色厉内荏的儿子刘迁之手,你不会自杀,爹教你。”“扑哧”一声,淮南王自杀成功。

    淮南王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群众心里。虽然他天真蠢萌,却为中国人发明了豆腐豆浆,这伟大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这样一位蠢萌的文明贡献者这么窝囊地死亡,是人民群众万难接受的。

    于是,人民群众果断地修改了历史,称,当汉兵大举涌来,欲擒杀伟大的淮南王之时,淮南王正在八公的簇拥下,于丹房里悠然地炼丹。汉军涌至山前,恰好丹药已成,淮南王仰天长笑:“士兵们,你们远来辛苦了。可是你们来迟了一步,我欲趁风而去,上天做神仙。”语讫,就见淮南王与八公冉冉升起,飞上了天际。

    淮南王升天了,但丹药的法力,仍然在起作用,就见淮南王居住过的房屋,以及家里的鸡鸭猫狗,一并与淮南王轻飘飘地升上天界。从此中国文化中又多了个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智商是短板

    淮南王升天,他那没出息的儿子刘迁,还有王后,被汉武帝下令统统斩杀。

    汉武帝想留下举报人伍被。但酷吏张汤火了,冲汉武帝大吼:“陛下,还要不要法律了?还讲不讲规矩了?伍被如果不杀,以后类此事件就会更多!”

    “那依你,杀吧杀吧。”汉武帝从谏如流,于是伍被也被杀掉。

    下一个目标,衡山王刘赐。

    可以确信,从淮南王到衡山王,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推动。很难说清楚这只手是什么,不排除有人暗中推动,也不排除是权力规律使然。

    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衡山王之事,与淮南王完全类似又恰好相反。

    完全类似,是因为两家事件,全都是两个儿子争位所导致。

    恰好相反,淮南王是因为不喜欢庶子,而导致庶子告密,而衡山王则是因为不喜欢老大,想剥夺老大的继承权转给老二,老大怒而告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衡山王不知缘何突发神经,上书朝廷,要求剥夺老大的继承权,转由老二承袭王位。老大闻知,怒不可遏,立即给汉武帝写来封密信,指控老二私造兵车弓箭,暗示老二在造反,同时指控老二和父亲的姬妾通奸。

    可以发现,衡山王家的老大智商,与淮南王家的庶子同样的低,低到了让人欲哭无泪的地步——衡山王大儿子指控弟弟谋反,那他爹和他本人,岂能脱得了干系?

    果然,汉武帝见密信大喜,立即命廷尉收老二。然后,廷尉按照汉武帝的暗示,对老二说:“老二呀,现在你被哥哥指控谋反,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呀。幸好咱们汉国的法律,给了你一条生路。亲不亲,路线分,只要你勇敢的举报,大义灭亲,朝廷也不是不给你生路的。”

    老二比老大更傻,闻说自首可以免罪,举报则可立功,立即瞪两眼瞎举报一气。有的说没的也说,结果网罗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搞到最后,老二发现,不举报父亲,已经过不了关了。

    朝臣意识到衡山王已是死狗一条,立即群情激涌,强烈要求逮捕衡山王治罪。可怜衡山王与淮南王一样,都有造反的心,但根本没有造反的智商与能力,事发临头,也学淮南王自杀了。

    连兴两起大狱,所有卷入案中之人,悉以灭族。诛杀人数有几万人之众。

    连杀几万人,汉武帝兴犹未尽。

    还要继续杀下去。这次杀哪个呢?

    汉武帝翻阅着两案的卷宗:“咦?淮南王全家被灭族,是因为其庶子刘不害的儿子刘建告密引发的。刘建刘建,这个名字好熟悉呀,记得自己一直想杀刘建来着。可是他表现不错,积极告密,所以就撂下了。且慢,这事不对呀,这个刘建,他是淮南王庶子刘不害的儿子,根本对自己没丝毫的影响,自己怎么会对他起了杀心呢?”

    为什么呢?

    汉武帝想了半晌,恍然大悟!

    对了,自己想除掉的,不是这个刘建。

    另有一个封王刘建,长时间来被自己视为心腹大患!

    江都王刘建!

    变态大怪案

    自登基以来,汉武帝就将江都王刘非,视为对自己权位最大的威胁。幸好刘非在汉匈大战开始之初,就死掉了,汉武帝心理压力顿减。

    刘非死后,其子刘建继位。

    淮南王、衡山王双双灭国,灭杀刘建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可思议的是,江都王刘建的卷宗尽显离奇诡异。简单说来就是,刘建曾数次被人控告,证据确凿,但汉武帝却没有治罪。而最后杀他之时,史书上却不见控告之人。

    刘建第一次被人控告,老江都王刘非还活着。邯郸人梁蚡,要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刘非,却不想梁女被刘建遇到,不由分说就把梁女抱入自己的房间,强行霸占了梁女。

    梁蚡对此刘建的行为,大为不满。就到处对人说:“这个刘建,太不像话啦,他身为儿子,竟然抢父亲的女人,真是太差劲了。”

    刘建听到传言,就派人杀掉了梁蚡灭口。梁家人悲愤,就上书朝廷举报。可恰好朝廷大赦,无论犯什么罪都不追究,于是刘建这事就算过去了。

    刘建第二次遭举报,是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定国。刘定国的母亲非常希望让自己的儿子承袭王位。她发现刘建与妹妹刘徽君通奸淫乱,大喜,就花钱雇请了一个叫荼恬的男子,让荼恬出面举报。

    此案由廷尉查证处理。廷尉很尽责,对举报人荼恬进行了严刑拷打:“说,是哪个让你举报的?你说不说?不说就打死你。”荼恬被打惨了,只好招出自己是收钱替人举报。

    于是廷尉判决:荼恬收钱举报,斩首弃市。江都王刘建与妹妹通奸淫乱,属于领导干部的私生活,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何况刘建奸淫的又是自己妹妹,肉烂在自家锅,跟别人没关系,因此不予过问。

    此外,刘建还是个变态大淫魔,他曾让四名婢女上船,然后把船弄翻,当场就淹死二人。他还经常找借口,惩罚宫里的女人,惩罚的方式就是不允许她们穿衣服,强迫她们裸体击鼓舂米。有时候他故意将婢女囚禁起来,不给食物,看她们活活饿死取乐。

    后来刘建的淫暴越来越变态,他强迫宫女与狗或羝羊交配,想看看人兽交配后会生出什么怪物来。

    按理来说,刘建这些兽行,堪称空前绝后了,在当时一定是民愤不小。但汉武帝无动于衷——汉武帝高踞权力顶端,对人性的滥觞见得太多,见怪不怪了。一个变态邪恶的江都王刘建,对汉武帝的权力不会有丝毫影响,武帝当然无心理会。

    但,当淮南王、衡山王两案之后,刘建感觉到末日来临,对人说:“迟早会有诏狱下来,我怕活不久了。那什么,趁着还活着的时候,把我想干的事儿全都干了吧!”

    于是刘建把天子专用的旗号,插在自己的车上,招摇过市。此事迅速被人报到朝廷,朝官顿时齐齐上书,请诛江都王刘建。

    于是廷尉出动,这一次可是玩真的了。刘建知道逃不过去了,也学淮南王、衡山王的样子自杀了。

    刘建虽死,大狱仍兴,其子刘成光被杀弃市,许多人亦遭株连灭门。

    但是汉武帝留下了刘建的一个女儿,刘细君!

    此后,刘细君将被汉武帝远嫁乌孙国,承担胡汉和亲的战略使命。

    遥望焉支山

    一口气扫灭三王,汉武帝再巡雍地。

    这一次,他没有放出遇到怪物的消息,而是遥望焉支山。

    那边,是匈奴。

    是时候了,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战役了。

    河西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