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牛进达和他手下的将士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心里想的很好,努努力就能抓到吐蕃赞普扬名朝野了,可他们困乏疲惫不堪的身体状况已经没办法支撑他们实现目的了
在康延川的时候,还只有几十人身体不适,等离开康延川一后,身体不适的嗯已经增加到了上百人,第二情况更糟糕了
比瘟疫传染还来的快的非战斗减员,让牛进达再也没了追下去的心思,而将士们也都不想再追下去了
于是第三的时候牛进达开始返程,返程途中出现高原反应的人越来越多,最严重的几个已经奄奄一息要没命了
这是因为骤然从海拔低的地方上到了三千米以上的地方,所以出现的高原反应?
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可算不得骤然来到海拔高的地方,而是一步步逐渐增加高度的
从陇右出发海拔就在一千米上下了,到了陇南平均海拔要更高一点,一路从几百米到一千多米再到松州的两千多米海拔,这一共用了近二十的时间,要适应早适应的差不多了,而从松州到色达,到江达虽然海拔从两千多米上到了三千多米,时间也用的短了些,可也有十左右的时间,适应也没问题的
像后世那种骑行进藏的驴友就很少有高原反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就女孩子也不多,就是因为他们海拔增加中间有很长的适应过程的
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
所以这些将士们如此多的出现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骤然来到高海拔地区的缘故,如果武元庆要是在的话,一定会这么和牛进达:“老牛啊,你和弟兄们这几太累了,吃不好睡不好,几乎每都是在马背上过的,身体都累垮了,不出问题不受到高原影响才怪呢“
是的,身体太累了,太疲惫了,这就是到了高原快二十的时间了,将士们忽然大规模发高原反应的最最主要原因
诱发高原病的因素不少,比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晕车肯定不可能排除掉,登高速度过急也可以排除掉,其他的好多项几乎都能对应到牛进达和他手下的将士们身上
体力活动大,这不用十几日操控马匹,挥刀厮杀体力活动不大才怪呢,每吃饭每个准时候,什么时候没有战况了赶紧吃两口,口粮还没多少要省着吃,体力消耗又那么大,当然会饥饿了,没跑的事情,寒冷也有,虽然这时候还不到冬,可高原昼夜温差大,晚上很冷的,他们又不像武元庆还带着那么多厚衣服,就算带着厚衣服也穿不了,追杀途中晚上睡觉盔甲都不解的
失眠,情绪紧张,在打仗期间不也都是少不了的事情嘛
这么多回诱发高原反应的因素集中在一起,铁人也该倒了,更别是肉体凡胎的人了
起来,牛进达他们应该很庆幸了,被追杀的松赞干布不知道这情况,不然跑的慢点再钓他们几,唐军搞不好就不战而溃了
牛进达返回康延川休整了两,程咬金就到了,在得知情况后,程咬金喟然长叹,为老友没能抓到吐蕃赞普立下大功惋惜不已
不过吐蕃赞普成功逃脱已成定局,没有再纠结下去的必要了
照理,这时候已经达成了皇帝想要的目的,打败了吐蕃大军,还打到了吐蕃国内了,该再传捷报回去,然后等着封赏班师回朝了,但程咬金却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争抢了一顿领兵的机会,却寸功未立,回去太没面子了
随后赶到康延川的武元庆也在一边撺掇,来都来了不好好打一仗,别人还以为程叔叔是来蹭功劳的呢,回去后肯定会被其他将军嘲笑,尤其是被尉迟叔叔嘲笑的
程咬金最受不了别人拿尉迟恭来激他,他和尉迟恭就是朝堂里的活宝兼冤家,谁也不希望对方出风头,一有机会就互相挖苦踩两脚
为了不回去被尉迟老黑嘲笑,程咬金一咬牙决定继续打下去,奶奶的,虽然不想着一举干掉吐蕃的国主了,可在吐蕃国内肆虐一把出出气,立点功还是可以的嘛,反正不能让尉迟老黑那老货给看扁了
而且皇帝的命令下的模糊,是让狠狠教训一顿吐蕃,可没什么程度的叫狠狠,那自己继续打下去也并没错了
皇帝可以怪罪打轻了,但肯定不能怪罪打得重了对不对,所以,放开了卡卡就是干就对了
于是程咬金率和执失思力分率手下一万五千人马开始了在吐蕃境内的肆虐之旅,他们手下的人没有配备炸弹,自然打得不会像牛进达那一万人那么顺利,可早就被牛进达打怕了的吐蕃残余势力也没什么太强的抵抗力了
几下来,康延川周边有十多个城池被程咬金攻克,里边的守军还有近万人的溃兵残余也被清剿
再之后,侯君集和刘兰率领的另外两道共两万五千兵马也从牛进达开出的这一条进攻路线上清剿了过来
从松州到康延川沿路的吐蕃残余势力全部被清剿,但这还没完,瞧他们的意思还要继续向南向西继续打过去
因为作为此次行动的总指挥总统帅,侯君集把几位总管叫到了一起开了一场军事会议,武元庆虽然懒得没去参与,但事后听候大将军不想被人成这次出征是躺赢,所以一定要亲自攻城拔寨立功才肯罢休
对此,武元庆是百分之百支持的,他知道靠五万人想把吐蕃给灭了不现实,但能占多少地盘算多少地盘,领土没谁嫌多的
为了不拖大军的后腿,武元庆把几路人马的后勤补给全部接管到了手里
除了从松州抽调了些人过来帮忙外,武元庆还在色达,江达,康延川等被占领的城池里边选了不少当地有名望的人出来帮着进行管理和筹措粮草